印尼《好报》12月27日报道:下游纺织业和纺织产品(TPT)行业参与者声称,由于使用本地原材料,现在生产成本增加了40%。他们必须在2019年11月5日使用防护织物后吸收国内织物的原材料。之所以采用防护措施,是因为进口的面料迅速流动,这破坏了国家纺织工业的结构。
印尼纺织协会(API)指出,自2011年以来,全国面料进口量逐渐增加。但是,2016年进口面料的比例开始增长或增长10.09%,达到698,000吨。与此同时,今年这一数字已增加至接近100万吨,即每年增长约12.35%。由于贸易战的影响,发生了进口洪灾。过剩的生产能力和政府的出口激励措施使中国生产的面料价格极具竞争力,占当地面料的比例高达40%。进口量的快速增长使得TPT上游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较低。这使得制造商的实用程序甚至达到了阈值或达到40%的水平。结果,不能避免劳动下岗。
一些纺织工业参与者支持纺织工业之间的工业保护。但是,现在已经感受到了这些保护性副作用。受到直接影响的TPT下游产业是服装和鞋类产业。TPT下游产品也已经涌入国内,这使得本地TPT产品的竞争力更加恶化。面向本地的下游TPT制造商还要求政府干预生产成本的上升。
印尼鞋业协会(Aprisindo)执行董事费尔曼(Firman Bakrie)说:“我们国内鞋类市场巨大,只有我们的购买力很小。如果明年的购买力仍然不变,甚至趋于下降,那么从经济上来说肯定会令人担忧。”据他介绍,假设鞋类消费量为2.5双,则国内的鞋类生产分配达到25%。同时,假设人均鞋类消费量为3双,工业部记录的本地市场生产分配约为50%-55%。去年,鞋类出口总值达51亿美元。费尔曼说,国内鞋类的市场价值与出口价值没有太大差别。他说,在织物工业中应用保障措施将使当地制造商的鞋类价格超过100,000盾。这是由于与安全保护期之前相比,鞋用面料原料的成本增加了40%。据他介绍,由于制鞋业的分销过程中存在许多难以更改的期货合约,因此无法在不久的将来将高昂的原材料价格下放给消费者。
消息来源:http://www.haobaodaily.co.id/news/read/2019/12/27/210232/#.XgVnD2d7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