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雅加达环球报9月9日报道,据印尼国家经济特区委员会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印尼经济特区(SEZ)的投资额达40.48万亿印尼盾(约合24.5亿美元),占今年84.1万亿印尼盾目标的48.2%。同期,经济特区还吸纳了28,094名工人,超过了政府2025年49,779个就业岗位目标的一半。
截至2025年6月,经济特区累计吸引投资294.4万亿印尼盾,创造就业岗位187,37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增长43.5%,就业增长41.7%。经济事务协调部部长兼经济特区国家委员会实施小组组长苏西维约诺·莫贾索(Susiwijono Moegiarso)表示,这一表现令人鼓舞。苏西维约诺周二在雅加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中期,经济特区的投资实现量和就业吸收量将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并继续增长。”他表示,大部分投资都流向了制造业和加工业,特别是肯德尔、格雷西克和巴塘等经济特区,这些地区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地区之一。
印尼目前在群岛各地设有25个经济特区,从亚齐到巴布亚。其中7个位于爪哇岛,18个位于岛外,包括13个工业经济特区和12个服务业经济特区。该国首个经济特区是万丹省的丹戎勒松经济特区,于2012年成立。
尽管近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苏西维约诺强调,与地区其他国家相比,印尼经济特区发展规模仍然有限。印尼经济特区土地面积不足2.4万公顷,远远落后于马来西亚的214万公顷、越南的162万公顷和泰国的62.2万公顷。他说:“即使在现有的24,000公顷土地上,利用率也尚未达到满负荷。”
除了制造业,印尼还在将经济特区拓展到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新领域。巴厘岛的沙努尔经济特区吸引了国际高端医疗机构,而玛朗的辛哈萨里经济特区则正在发展成为教育中心。
资料来源:https://jakartaglobe.id/business/indonesias-special-economic-zones-attract-rp-4048t-investment-in-first-half-of-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