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新华社吉隆坡讯)第27届东盟峰会定于18日至2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在东盟成员国多年不懈努力下,以这次峰会为契机,东盟共同体有望于近期宣告成立。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点,东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区域内经济融合发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同时克服发展不均衡、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多样性等因素带来的挑战。
成果斐然
东盟共同体以三大支柱为基础,即东盟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其中,经济共同体的建设难度相对较低,进展也最快。截至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中列出的506项优先措施中,463项已经落实,完成率达到91.5%。
随着各项措施落实,东盟区域内关税水平大幅降低,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步缩减,贸易便利程度和商品流通自由度显著提升。泰国外交部提供的数据显示,1993年到2013年,东盟内部平均关税税率从13%几乎降至零。
经济共同体的建设给东盟经济注入了活力。1993年至2013年,东盟内部贸易年均增长10.5%。2014年,在全球经济遭遇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东盟经济实现了4.4%的增长;吸引外国投资1362亿美元,增长15.7%;东盟贸易总额共计2.53万亿美元。
经济增长也极大提高了本区域6亿多民众的生活水平,到2030年,中产阶层人数预计将占东盟人口总数的65%。
泰国外交部副次长维塔瓦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主要地区性组织之一,东盟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很多国家希望与东盟建立良好的经济关系,东盟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日益提高。
前景广阔
为全面建成经济共同体,东盟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服务贸易、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化。随着服务业在东盟多数经济体的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增加,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于东盟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
在经济共同体框架下,东盟合作领域十分广阔。例如,由于中小企业占东盟企业总数的96%以上,东盟成员国合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方向,将在创造就业、增加民众收入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联合研究预计,到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可以创造140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随着更多关税的减免,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东盟经济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跨境便利化等手段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也有利于东盟各方进一步节约交易成本和时间。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安全和国际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甲威认为,以泰国为例,东盟互联互通项目的开展、南北和东西经济走廊的连接、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升,都有助于泰国成为区域贸易、投资、旅游和物流枢纽。共同体建成后,泰国旅游业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挑战仍存
东盟经济共同体即将宣告建成,但这并不意味一体化进程的终结。各成员国还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法律法规不健全、非关税贸易壁垒等挑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指出,东盟各国发展需求的不同是经济共同体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柬埔寨、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发展相对滞后国家需要特别扶持,这样才能缩小各成员国间的差距。
泰国法政大学教授杨保筠认为,虽然东盟各国都在朝着建立共同体的方向努力,但各自对共同体的诉求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制度、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一体化进程构成影响。
不过,在泰国外交部副次长维塔瓦看来,东盟的多样性“不是障碍而是力量的源泉”。他表示,建设东盟共同体是一个共赢的过程,通过实施东盟一体化倡议工作计划、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以及其他一些次区域倡议,有助于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维塔瓦同时表示,加强互联互通总体利大于弊,但也可能会对打击非法移民、跨国犯罪和毒品等造成负面影响,应予以关注。此外,各成员国如何协调规章制度、如何凝聚力量同区域外国家或集团竞争,也是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