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政治喧扰再次成为我国政坛的议论焦点,而这次喧扰出现在内阁甫改组,新部长刚上任之际。千呼万唤终于到来的内阁改组,人们本指望带来新气象,显示新内阁团结协作,共赴时艰的精神,一道提振我国处于低迷中的经济。不料,一开始就出现了杂音,而且杂音出自新上任的部长,以致佐科维总统不得不提醒部长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不要耗费在争论上。
引发争议的部长也许有他的理由,也许他对有关的问题十分了解,也作了一番研究,不是瞎嚷嚷,无的放矢;也许他是出于好意,希望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出发点还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然而在政治舞台上,政治家的作为,既要出于良好的愿望,也要考虑到效果和后果。新内阁刚组成,需要向外界展示一个好的形象,而新部长的亮相,是这个形象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的部分。内阁的业绩当然要靠实干和实际表现,但是形象也是重要的。内阁以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不协调,新内阁如果上任伊始就给人留下不团结的印象,民众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做出一番成绩来?改组内阁本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恢复民众的信心,而一开始的印象就令民众的信心打折扣,又如何继续往前走?
有人认为部长是总统的助手,在总统制下,只有总统的使命,而没有部长的使命,部长要服从总统的旨意。这一看法有其道理,但并不全然。如果作为总统助手的部长们没有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切听总统的,那么他们作为助手,作用在哪里?部长是总统的工作团队,但不是机器人团队,或机械手团队,而是参谋团队,工作团队。他们需要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真知灼见。他们必须是有才干,有能力,有主见的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
每位部长有所分工,各司其职,但分工不等于部门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内阁部门之间既要分工而又要合作。合作不仅仅表现在相互协调,也可以相互交流,包括对不是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事务发表意见。这样内阁才能集思广益,才能显示其整体战斗力。问题在于发表意见的场合和方式是否合适。既要敢言,又要善言,才是正道。
政治讲求沟通。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好,往往引起误会,甚至纷争。内阁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要加强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也要有良好的沟通。政府官员的公开讲话,属于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一部分。因此,官员的公开讲话,要注意把握分寸。
佐科维内阁前一段时间的表现令人不满意,人们希望新内阁得到改善。开局的不愉快,不要再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