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冷战初期,印度尼西亚出于与大国交往的历史记忆及促进国内政治团结的需要,提出“独立、积极”的外交思想,在冷战两大阵营间开展中立外交。印度尼西亚的中立外交并非等距离大国平衡外交,而是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偏向性。1947—1952年表现为亲西方中立;1953—1962年表现为亲东方中立;1963—1965年则逐渐从亲东方中立走向选边站。印度尼西亚外交取向的演变取决于不同时期执政精英对其外交目标、角色的定位及相互竞争的大国对其目标和角色定位的回应。印度尼西亚力求在独立自主和实用主义间保持平衡,大国对其实施拉拢政策为其在中立主义框架下左右摇摆提供了空间。当大国政策不断挤压其摇摆空间,印度尼西亚则将实用主义置于首位,为实现其预定目标走向选边站。
【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中立外交;大国竞争;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
【 作者简介 】韦红,华中师范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国际关系。
具体文章情参见:中立抑或选边?印度尼西亚外交行为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