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 年 9~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即“一带一路”) ,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中,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就是在印尼国会首先提出的。中国同印尼在发展战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反恐与安全、旅游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印尼为数众多的华人也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中国同印尼合作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华人问题、纳土纳岛附近海洋专属经济区、印尼国内对南海的不同态度等。认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同印尼合作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将有助于我国规避合作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深化同印尼的务实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印( 尼) 合作; 机遇; 挑战; 路径选择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中国“一带一路”构想中,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下称“印尼”)等均系重要的支点国家。尤其是印尼,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 G20 成员国,也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区位条件造就了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2013 年,中国同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同印尼在众多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一、中国同印尼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的基础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相契合
2013 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两国发表了《中国与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规划》。2014 年10 月印尼总统佐科上任后提出要将印尼建设成“海洋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与中国的“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相辅相成。中印(尼)以海洋为载体,推进各领域合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15 年 4 月 22 日,中国与印尼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公报声明:两国元首重申将全面对接中方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和印(尼)方“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协调、务实合作和文明互鉴,打造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海洋发展伙伴”。 当下,两国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进程得到周边国家帮助和支持,中国发展成果也为周边国家所分享。中国愿意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印尼也希望在多领域同中国开展合作,尤其是“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中的基建等项目。两国在战略层面的合作符合现实发展需要,也必将更好地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促进双方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二)反恐与安全合作
反恐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议题。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国内反恐力度,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了多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在跨国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经验丰富、成就显著。印尼近年来也饱受恐怖主义袭击的困扰:2016 年1 月14 日,印尼首都雅加达发生的连环爆炸震惊了世界;2016年 11 月 13 日,印尼恐怖分子向东加里曼丹省三马林达一座教堂投掷汽油弹;2017 年 5 月 8 日,印尼
西爪哇万隆市政府门口 1 名恐怖分子引爆一枚炸弹等。印尼大学社会政治系教授伊万·卡尔多诺认为:“对于先前恐怖分子的惩处做得还不够。”近年来,“伊斯兰国”组织和人贩团伙帮助中国的激进分子经由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抵达在印尼东部丛林桑托索的藏身处,前往印尼这个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加入伊斯兰圣战分子的行列。因此,加强两国反恐合作既是跨国反恐的趋势所向,又是基于两国的现实需要。
中国同印尼是海上友好邻邦,海上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加强海上执法务实合作是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稳定,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016 年11 月22 日,中国海警局局长孟宏伟在北京与应邀来华访问的印尼海上安全机构负责人艾瑞·苏德沃中将举行了首次工作会晤。双方就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海上执法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由此可见,在未来中印(尼)两国之间进行反恐和海上安全合作已经引起两国重视,此举不仅能够深化两国之间合作,而且能够有效规避对两国关系发展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
(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在 2017 年 5 月 14~15 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基础设施合作是包括中印(尼)在内的各国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印尼政府聚焦实体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港口、机场以及电力设施。以建筑和交通行业为例,据印尼中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 8 月至 2016年 8 月期间,印尼建筑领域的就业人数没有明显提高。印尼作为仅次于中、印、美的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国土面积 1,904,569 平方公里,建筑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印尼交通部长普迪·卡利亚在 11 月16 日雅加达举行的交通部 2016 年全国工作会议上称,印尼 2015 年至 2019 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大约 1283 万亿盾,政府只能支付其中 38. 2%(约491 万亿盾),资金仍有较大的缺口。
相比之下,中国经过近 40 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等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在建筑和交通领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与印尼进行合作的前景广阔。2013 年 10 月 3 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 -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中,也特别提到了中国和印尼共同建设的泗水 - 马都拉大桥加蒂格迪大坝。
2015 年 7 月 30 日,在印尼东爪哇省泗水拉蒙湾码头成功举行“中国 - 印尼直航快线”首航仪式,该航线的开通将提升中国和印尼的互联互通水平,助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6 年 1 月 21日,在西爪哇省瓦利尼举行的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雅万)高速铁路开工仪式,标志着中印尼铁路合作取得重大成果,也是中国铁路“走出去”同印尼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企业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和产能优势,积极支持印尼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港口、电站、公路、铁路、机场、桥梁等项目承包建设和投资运营,促进了印尼全国互联互通,也为中国优势富余产能向外转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
(四)中国同印尼合作的桥梁纽带———华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印尼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其国内数目众多的华人将是推动双边合作的润滑剂。目前,印尼国内华人华侨数量在 241 万 ~3000 万之间,占印尼总人口的比例在1. 5%~12%之间。120 中华民族和印尼华人民族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近,经济互补性强,亲缘关系源远流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民心相通优势。目前,印尼的华人社团主要有印尼中华总商会、印尼工商会馆、印尼 - 中国中小企业商会、印尼华商总会等,他们不仅与当地政府联系密切,而且熟知印尼法律政策,能为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提供巨大的帮助。
中国和印尼近年来关系的快速变化,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提升,离不开当地华人华侨持续不断的推动和支持。以印尼中华总商会为例,自 2001年成立至今,其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自 2001年至 2016 年共接待中国各省市县的各行各业代表团来访达 240 余次,为促进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做出了突出贡献。2016 年 12 月 7 日,印尼中华总商会举行会员大会,当选总主席在当天的致辞中表示,会继续为印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为印尼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五)旅游合作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 年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 11%。中国旅游市场量质齐升,人均出游近 3. 4 次,旅游总收入预计达4. 6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 6%。中国的出境游呈现良性发展态势,2016 年预计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 1. 22 亿人次,同比增长 4. 3%,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旅游产业是印尼的核心产业。2015 年 1~8 月份,全球旅游人数增长 4%,其中印尼的国际游客人数增长 2. 87%,而印尼的国际游客中中国游客人数增长20. 74%,为最高。2014 年,旅游业在印尼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 9%,根据印尼政府的发展规划,这一比例在 2019 年将提升至 15%。2016年 7 月,印尼旅游部长亚赫亚在接受《亚太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印尼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各项政策帮助。印尼旅游部秘书长库斯瓦也曾表示,希望通过加强两国游客的互访来增进友谊。库斯瓦说:“2019 年我们希望能吸引 1000 万中国游客来印尼,如果每位中国游客花费 1000 美元,那中国游客在印尼总消费将达 100 亿美元。”由此可见,同为旅游资源大国的中国和印尼,在旅游资源开发、游客往来之间合作潜力巨大。
二、中国同印尼合作存在的挑战
(一)印尼华人问题
印尼华人是中印(尼)双方合作的机遇,同样也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中国政府历来尊重别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但在关涉印尼华人的问题上,中国会适当地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关切。在涉及有关华人利益、事关民族感情的时候,中国政府在国家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外交渠道,对诸如侵犯人权的行为予以谴责和关注,表达人道的立场、正义的声音。
现今的印尼社会仍存在着种族歧视,华人的地位依旧脆弱。历史上,印尼曾发生过许多起大规模的排斥、迫害甚至屠杀华人的惨剧。早在1740 年荷兰殖民统治时期,荷兰殖民当局制造了“红溪惨案”等。2016 年 11 月 4 日,印尼伊斯兰强硬派组织“捍卫伊斯兰阵线”在首都雅加达发起反对时任雅加达省长钟万学(华人、信仰基督教)的“反阿学”大规模游行。荒谬的是,在其省长选举期间,印尼的网络社交媒体盛传“中国派 500 人保护钟万学安全”的无稽言论,部分劳工团体以及大学生甚至指控钟万学在雅加达外海进行填海造地是为了把所造岛屿地皮卖给中国人。一场原本与中国毫无关系的印尼国内省长选举,让中国无辜“躺枪”。这次“反阿学”事件持续发酵的背后,除了印尼国内政治斗争因素外,钟万学的华人和非穆斯林身份也是其遭受反对的重要因素。
(二)佐科政府“沉船政策”及纳土纳群岛海洋经济专属区划界问题
佐科上台以后,在南海地区逐步显示其强硬立场,周边国家对印尼强化海上权益和提升海上防御能力表示担忧。佐科政府实施“沉船政策”打击非法捕鱼活动。在自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 3 月期间,印尼海洋渔业部共炸沉 18 艘来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菲律宾的非法渔船。2015 年 5 月,印尼官方在数个港口同时炸毁41 艘据称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的外国渔船,其中有 5 艘来自越南、2 艘来自泰国、11 艘来自菲律宾、1 艘来自中国,从而引发了一轮地区外交风波。佐科政府“沉船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印尼海洋主权,但印尼近年来为维护海洋主权而大力推进的军事力量建设,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不安。
近年来,中国和印尼关系得到稳定发展,双方在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但是在中国南海依然存在影响双边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东南亚问题专家普拉山特在“外交学者”网站撰文称,印尼政府一贯的海洋战略在佐科政府里得到强化,在北部海域建设军事基地的计划便是其中重要一环。从纳土纳群岛地理位置来看,印尼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视确实包括南海问题,但并不仅限于南海问题。2016年印尼大学一位退休教授在一场讲座上也指出,虽然当前中国和印尼关系处于蜜月期,但是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最不稳定因素是中国南海纳土纳群岛的海域问题。印尼政府并不认可中国在中国南海的传统渔场,意欲将纳土纳群岛附近的南海海域指定为本国的“专属经济区”并改名为“北纳土纳海”,不承认中国的“九段线”主张。印尼此举势必给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印尼海军加大对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的巡航力度,多次抓获在附近海域进行海洋作业的多国渔船。除此之外,为了宣示主权和军事存在,印尼在此海域的大型军演也日趋频繁。2017 年 4 月 25 ~ 30日,印尼国民军海军西区舰队投入数十艘舰艇、上千名来自各部队的士兵在纳土纳群岛周边海域进行代号为“2017 西区舰队实战演习”的大规模军演,以此增强应对此海域突发状况,提高作战能力。此举势必会引起中国的担忧。
(三)政局不稳,党派斗争频繁
印尼实行的是多党制,国内党派数目繁多,常常是多党联合执政,政治利益复杂,选举往往是多党妥协的产物。2016 年印尼首都雅加达掀起了反对省长钟万学的大示威,并引起零星骚乱。事件起因是印尼回教团体不满雅加达省长“亵渎回教《可兰经》”,其实质则为印尼国内以佐科及钟万学为首的改革派与以普拉博沃及尤多约诺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一场搏斗。自佐科上台以来,大兴改革,铲除腐败,这激起保守派的不满,保守派为了阻止改革,就利用敏感的宗教与种族问题作为突破口,企图击垮改革派。印尼国内的党派之争会给印尼的政局等产生潜在威胁,从而对中印(尼)的合作产生潜在影响,留下众多不确定因素。
(四)大国因素
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国家因素都可能对中国和印尼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和印尼的关系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就曾因大国因素导致两国关系历经曲折。中国与印尼于 1950 年 4 月 13日建交。1965 年,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印尼发生“9·30 事件”,两国也因此在 1967 年 10月30 日中断外交关系。20 世纪80 年代,美苏争霸格局出现新变化,两国关系也开始松动。直到1990 年 8 月 8 日,两国才正式复交。
在中国同印尼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应清楚地看到,印尼对华关系是基于本国利益需求出发。其中有矛盾也有缓和。佐科上台后也积极推行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实施大国平衡战略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由于印尼资源、战略地位重要,美、日等大国都积极发展对印尼关系。单就印尼的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的地缘战略地位而言,足以引起美、日等国对印尼的重视。各大国对印尼贸易竞争也十分激烈。从印尼中央统计局公布的 2016 年印尼对外贸易统计数据可知,中国继续保持印尼非油气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和美国分居第二和第三位。按出口额计算,中国为印尼第二大出口国,美国和日本分居第一和第三位。各国在印尼竞争过程中,印尼政府对各大国没有明显倾向,且态度暧昧,常常借此周旋谋利。正因为印尼手握多国“筹码”,因此在同印尼合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他国家可能使出的“招数”以及印尼政府的“变数”,积极规避风险,应对挑战。
三、深化中国同印度尼西亚合作的重点路径选择
中国同印尼合作的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合作是主流。2015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同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内容。“五通”是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内容,中国和印尼可以把“五通”作为行动指针和主要内容,坚持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同时夯实民心相通的社会根基,为两国互利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一) 政策沟通是重要保障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政府是推动对外合作的决定性力量,在政府层面加强沟通交流对合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沟通就是“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中国同印尼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双边合
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强同印尼合作,宏观层面要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同“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对接,通过国与国之间最高层次的政策沟通与协调,寻求双边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在发展规化和机制平台建设上双方积极洽谈、密切合作,积极搭建双边合作的桥梁,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在微观层面,要积极推动具体项目对接,坚持政府保障、遵循市场、企业为主的原则,切实落实双边合作质量并重。
(二) 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设施联通就是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目前,印尼政府聚焦实体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港口、机场以及电力,并将此列为优先发展项目。印尼政府计划,高经济增速目标是 2019 年达到 7%。但基础设施薄弱是造成印尼竞争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印尼国内没有足够的电力和物流供应,没有公路、港口和机场,降低了印尼的国家竞争力。 2016 年 12 月 7 日,佐科公布了印尼 2017 年国家收支预算,将收支预算案分别设定为收入为1750 万亿盾、开支 2080 万亿盾。开支预算将主要用于支付基础设施和互连互通等建设项目。2017年 5 月,印尼财政部长斯丽·穆利娅妮在日本横滨出席亚洲开发银行年度会议时表示,印尼政府至2019 年将兴建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 5000万亿盾。从印尼 2017 年财政收支预算和主要用途来看,在未来,中国和印尼在资金和基建层面合作机会众多。
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会议举行。与会各方达成三大共识,认为应致力推动设施联通硬件和软件的“通”与“畅”。这三大共识可以成为中国同印尼加强设施联通的指导方针: 一是要积极搭建平台,进一步推动两国深化合作。二是设施联通是实现 “一带一路”愿景的重要保障,两国要高度重视设施联通扮演的“先行官”角色,要共同努力,推动设施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三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在硬件上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联通,在软件上着力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进而推动中印(尼)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三) 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
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应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一是中印(尼)可以通过合作建设经贸产业合作区强化示范辐射,以片带面增强就业吸引力,形成规模示范效应。二是中印(尼) 应积极推进双边贸易便利化,维护双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双边贸易合作。三是积极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区建设。2017 年 5 月 14 日,中国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指出中国愿与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与沿线国家加强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合作,支持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及投资人才能力建设。 因此,两国应尽快开启自贸区建设谈判,为深化合作增砖添瓦。四是中印(尼)合作要逐步从贸易向投资转变。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中印(尼)双边贸易不平衡状态,还有助于为印尼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中企也可从中获得重大发展机遇。在促进贸易畅通方面,中国历来饱含诚意。为促进各国贸易增长,中国宣布将从 2018 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为外国产品进入中国,也为世界各国开展贸易,推动全球贸易增长搭建国际化平台。立足当前,两国应紧抓战略机遇期,积极谋划长远,加快贸易合作洽谈,为两国的友好合作注入新活力、谱写新篇章。
(四) 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在2017 年 5 月 14~15 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上,中国宣布丝路基金新增资金 1000 亿元人民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初步预计约 3000 亿元人民币,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已经与沿线多国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设,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除此之外,中国专门设立了100 亿美元的中国 -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400 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成立了 1000 亿美元的亚投行,各种开发性、政策性商业银行也纷纷来到印尼,为中印(尼)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提供选择多样、极具竞争力的融资套餐。
为深化同印尼的金融合作与交流,为印尼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在印尼设立分行。在支持印尼提升运营管理和业务拓展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印(尼)两国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综合化金融服务,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深入地融入印尼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印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截至 2016 年年底,中国仍是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且由第十大投资来源国跃升为印尼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印尼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中国一直视印尼为重要合作伙伴,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对印尼资金投入。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印尼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多领域投资,发挥官方和民间的资本优势,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
(五) 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
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交往意义重大。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交往源远流长,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经七下南洋造访印尼群岛。如今,中国同印尼高层双边关系已经得到切实发展,但两国民间交往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增进彼此了解,减少误解十分必要。如今,印尼媒体以及民间有相当数量对华不友好人士,他们往往会借助个别事端煽风点火,破坏两国关系发展。2016 年12 月,因4 名中国人被发现在印尼种植被病菌感染过的辣椒种子,被印尼媒体解读为是中国对印尼使用的“生物武器”。此种论调在印尼民间大有市场,使两国的舆论和民意基础受到损害。因此,必须强化双边民意合作基础。
加强民心相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加大吸引印尼优秀学生来华深造的力度,搭建未来沟通两国关系发展的“桥梁”。据中国教育部2016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在华印度尼西亚留学人数为 14,714 人,是中国第七大留学生来源国。印尼作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中印(尼)两国的人才交流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吸引印尼高素质优秀人才来华留学,其高素质人才身份势必会有较强的辐射影响力,能更好地带动中国同印尼民众之间的交流互信。二是增强我国“巧实力”建设。将以经济等为基础的硬实力和以文化影响力等为基础的软实力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增强“巧实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巧实力”的建设是为增强两国了解、强化彼此互信、深化双方合作服务,这与某些西方大国增强“巧实力”建设的意图有着根本不同。中国同印尼各民族的文化源自于其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体验,由此而造成不同地理环境和历史经历的民族在文化价值上的差异,甚至某些方面的对立,也是比较正常的。通过“巧实力”建设化解疑虑是增强民心相通的方法之一。三是深化官民联动,以官方合作为引导,以民间合作为手段。比如进一步深化两国“姊妹省”的建设和合作,有重点地进行双边交流,并大力加强民间合作,提高了解,增进互信,在共建、共享、共赢的基础上共谋发展。
中国与印尼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对接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从宏观层面看,彼此的战略需求为两国在具体层面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微观层面,印尼的人口、资源、市场、地缘等优势,决定其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一环;而中国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是助力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重要力量。两国合作面临的挑战也显而易见,如何妥善解决两国南海相关海域争端,如何妥当处理同美、日等国在印尼竞争等,是中国和印尼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在 “一带一路”框 架 下,中印(尼) 应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合作路径,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着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最后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