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同东南亚华文文坛有交往的作家大有人在,然而有深入且持久的关注与互动的交往者却为数不多。在这些作家之中,东瑞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位,他落力推介东南亚华文文学,又扮演着评论者与活动者的多重角色。东瑞与东南亚诸文友的交往,可以用“以文会友”来形容。这里的“文”,既指文学活动,也指书信文字、序评文章及文学作品。目前,他所发表的作品以印华文坛为重,在印尼主要刊载于《国际日报》及《印华文友》,在雅加达、泗水、万隆、棉兰等地报刊也时常发表。在马来西亚,则主要见于《南洋商报》及《清流》。这些作品,经过分享、品评与切磋,无形中汇成了文友彼此了解的渠道。在长期的交往中,东南亚的人事物事对其不无影响,跨界经历也促成他自身的东南亚书写,这些交往的副产品则有待于研究。
(该文原载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第4期)
注释:
[1]林承璜:《论东瑞的微型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2期,第57页。
[2]朱立立:《寻美怀旧的苦旅:论东瑞近期长篇小说< 迷城>》,《华侨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55页。
[3]杰伦:《东瑞的爱情故事》,《南洋商报》商余版,2012年9月11日。
[4]笔者对东瑞的访谈,时间:2014年5月15日。
[5]东瑞:《流金季节》,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639页。
[6]萧成:《关于“东瑞的印华文学批评”谈片》,《华文文学》2002年第6期,第31页。
[7]东瑞为印华作品撰写的书序编目,详见附录一。
[8] 冯世才:《拓荒·故乡·野火·春风》,雅加达:印华作协,2008年版,第10页。
[9]碧玲:《摘星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75-176页。
[10]萧娥:《情牵牙律》,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195-196页。
[11] 袁霓:《花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92页。
[12] 蔡瑞芬:《获益佳作源源来,文学佳音频频传》,《获益之友》第51期,2013年6月18日,第1页。
[13]获益出版的印华文学书籍编目,详见附录二。
[14]东瑞:《流金季节续篇》,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1页。
[15]东瑞:《雨后青绿》,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93页。
[16] 孟 沙 :《自 在 人生》,吉隆坡:孟沙文学坊,2008年版,第183-184页。
[17]孟沙:《流金记事》,怡保:民生报,1997年版,第102页。
[18]东瑞:《生存·温饱·发展:一个业余写作人的自白》,《写作人》第15期,1987年3月,第50-55页。
[19] 东瑞:《马华文学随想》、《马来西亚已成为世界华文文学重镇》,《写作人》第29期,1992年11月,第1-3、9-12页。
[20]东瑞:《坚持吧,清流!》,《清流》第5期,1990年12月,第65页。
[21]韦晕:《文学团体与出版刊物》,《清流》第17期,1994年2月,第6页。
[22]看看:《初见东瑞》,《清流》第7期,1991年5月,第34-35页。
[23] 东瑞:《点燃心灯的书》,《清流》第78期,2009年9月,第94页。
[24] 章 钦 :《再 见 东瑞》,《南洋商报》商余版,2012年8月17日。
[25] 笔者对东瑞的访谈,时间:2014年5月15日。
[26] 曾 沛 :《行 车 岁月》,吉隆坡:创历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页。
[27]华文微型小说学会编:《做脸》,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51页。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