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苏门答腊岛首所孔子学院揭牌

作者: [时间]:2025-11-20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据新华网10月24日消息,印尼巴东市市长法德理(Fadly Amran)于22日在海边知名餐厅款待来自中国天津外国语大学(TFSU)的贵宾团。天津外大校长李迎迎亲率亚非语学院副院长朱丽彬、国际交流合作处、人力资源处的领导到巴东市。中国驻印尼使馆教育参赞陈武,驻棉兰领馆总领事黄河,巴东国立大学及巴东市政府高官陪同。

席间,法德理市长重申巴东市持续扩展国际间的合作,尤其是对教育及人力资源的承诺。他说:“巴东市积极与世界各大城市开展合作。我们希望本国的学生们有机会到国外深造,包括到中国去学习。”“但愿五年后,有更多学生能按照正规途径到国外留学。”

驻棉兰总领馆总领事黄河表明,天津外国语大学领导组团到巴东,是为了参加与巴东国立大学共建的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国学研究中心于23日举办的揭牌仪式。黄领事说:“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在印尼设立的第十所学院,我们希望这所学院能推广汉语及中华文化,并促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文化交流。”汉语教学的师资将由中方负责。“我们很乐观,到2026年8月,巴东国立大学汉语系的大学生能超过1000名。”

10月23日,由天津外大与印尼UNP合办的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国学研究中心正式启用。这是苏岛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天津外大在东南亚地区建立的第一所孔院。

印尼高等教育与科技部高官斯丽•加扬达丽,苏西省副省长卢赛米(Vasko Ruseimy),印尼驻华使馆教育参赞李健,巴东国立大学校长克里斯马迪纳塔(Krismadinata),中国驻印尼使馆教育参赞陈武,驻棉兰总领事黄河,天津外大李迎迎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巴东副市长纳西尔(Maigus Nasir)及苏西省社会各界和UNP师生代表约3000人参加仪式。

回顾2024年4月,巴东国立大学为了达到“世界级大学”(WCU)的标准,争取和多家具备国际水准的学院进行交流,其中就包括中国天津外国语大学。4月19日,巴东国立大学卡讷弗利院长(Ganefri)与天津外国语大学院长陈法春博士在天津签署谅解备忘录。

卡讷弗利院长对媒体说:“我们与天津外大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最主要的是关于设立孔子学院的前景,以便在巴东国立大学文化及艺术学院开办华文教学课程。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创新科技及文化影响在国际的迅速普及,掌握好华文被视为重点政策。”

这位荣获2023年“最佳院长”称号的教育家当时表示:“孔子学院的开办将是苏西省米囊加保(Minangkabau)原居民子弟学习华文的契机,逐步提升他们与本省甚至境外华人进行交流及合作的机会。”随团的还有雅斯利(Yasri)沙利尔(Syahril)副院长等人。

在周总理指导下,天津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应新中国外交事业之需而生,前身为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后改名为河北外国语专科学校。1974年,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有英、日、法、俄、西班牙等语种专业。1977年,恢复全日制本科生。两年后招收英语和日语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升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外大丰富的办学经验,充沛的师资人才,能为巴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招生、教学工作铺垫道路,辉映智慧之光。我向巴东社团理事道贺,他们谦虚地表示,这事是有恒明堂(HBT)、福德堂(HTT)、寺庙教堂、姓氏公祠等华社精英团结合作、积极争取得来的。

揭牌仪式后,驻棉兰总领事黄河特地到巴东市恒明堂总部参观,深刻体会闽南传统文化在巴东华人社会烙下的印记。他们还习惯拱手作揖,社团主席称作“大哥”(闽南语),理事有“香主”“红棍”之谓,会员以“兄弟”相称,女会员叫“兄嫂”“姐妹”……

苏西省以前有数家华文中小学,于1966年全被关闭。在政治形势及社会民风的困局中,占多数华裔已不识华语,但文化的根仍在萌动,孔子学院的开办必将带来雨露滋润。

消息来源:通讯丨语言架桥 心相通——记印尼苏门答腊岛首所孔子学院揭牌-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