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至8日,第二届东南亚孔子学院国际学术会议暨首届印尼孔院联合体发展论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圆满举行。此次论坛以“数字化、工程化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师资能力系统建设”为主题,由阿拉扎孔子学院、三一一孔子学院和巴陵康孔子学院联合主办。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王思平参赞、中印尼两国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知名高校代表、孔子学院负责人及本土中文教师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作为印尼孔院之一,由玛琅国立大学(以下简称“UM”,Universitas Negeri Malang)第四副校长Arif Nur Afandi教授率孔院外方院长Sari Karmin、中方院长龚敏及中文教师邓招月组成代表团,全程参与了此次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
会议于5月7日上午正式拉开帷幕,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王思平参赞、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灵山、印尼基础与中等教育部教师与教育人事司司长努努克教授、印尼教育部第三区主任特里•木纳多,以及中印尼多所高校校长等嘉宾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他们强调了孔子学院在推动中文教育以及促进中印尼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并对孔院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王思平参赞特别提到,孔子学院在印尼积极推动中文教育事业,推广中国文化,为两国文化交流搭建了坚实桥梁。他还透露,今年有望在苏门答腊岛设立印尼第十所孔子学院。王参赞进一步指出,孔院应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发符合本土需求的教材,尊重多元文化背景;拓展与印尼政府、企业的合作网络,加强学术与文化交流。未来是属于人文交流的时代,孔院应积极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向印尼展示一个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形象。在随后举行的印尼孔院联合体成立仪式上,UM副校长Arif作为代表参与剪彩,与各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王思平参赞
在会议期间,玛琅孔院的代表们积极投身于多场专题论坛及研讨会的热烈讨论中。在备受瞩目的“首届印尼孔院联合体发展论坛”上,院长们以“印度尼西亚孔子学院的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彼此分享了珍贵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此外,他们还仔细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内容广泛,涵盖了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汉语书面语教学、语法教学等多个前沿话题。邓招月老师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状况,就本土化汉语教材与文化资源库的开发,以及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印尼民间的推广等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

玛琅孔院代表团合影。左起:外方院长Sari Karmin、中方院长龚敏、UM第四副校长Arif、中文老师邓招月
本次会议为印尼中文教育事业绘制了崭新蓝图。此次会议不仅为玛琅孔院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印尼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玛琅孔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积极参与此类国际学术活动,深化与各成员单位的协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中文教育体系,推动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为促进中印尼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贡献力量。
来源-千岛日报:https://www.qiandaoribao.com/2025/05/12/%e7%8e%9b%e7%90%85%e5%ad%94%e9%99%a2%e4%bb%a3%e8%a1%a8%e5%9b%a2%e5%87%ba%e5%b8%ad%e7%ac%ac%e4%ba%8c%e5%b1%8a%e4%b8%9c%e5%8d%97%e4%ba%9a%e5%ad%94%e5%ad%90%e5%ad%a6%e9%99%a2%e5%9b%bd%e9%99%85%e5%a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