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报》3月31日报道:根据金融服务权威机构(OJK)的记录,直至今年2月底,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价值共约134万亿盾,若与同时期的发放贷款总值相比,表示不良贷款比率变为2.88%,比2017年年底不良贷款比率为2.59%更高。
金融服务权威机构银行业监督主任赫鲁(Heru Kristiyana)3月29日在雅加达表示,虽然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略微上升,但这种情况不足为虑,因为大体上来看,印尼银行业仍属正常发展。他说:“在最近两个月期间,银行业的业务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问题还是不大,因为银行业不良贷款中的呆账比率仅1.25%。”
根据资料,直至今年2月底,印尼银行业第一类账簿(资本额在1万亿盾以下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约达3.03%;第二类账簿(资本额在1万亿盾以上,5万亿盾以下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达3.39%为最大;第三类账簿(资本额在5万亿盾以上,30万亿盾以下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2.73%;第四类账簿(资本额至少30万亿盾的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2.69%。
提及银行业发放贷款比率时,赫鲁表示:“虽然今年初期的银行业放贷增长率比较缓慢,但我们自信2018年银行业放贷增长率应可达到10%至12%。”根据金融服务权威机构的资料,今年2月份银行业放贷增长率约达8.22%,比去年同期的8.4%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