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雅加达5月18日讯(记者田原)“请使用国产商品吧!这将提高印尼工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印尼总统佐科本周呼吁全体内阁成员和国家机构负责人,带头使用“国货”、振兴“印尼制造”。 在近期举行的《印尼2016年战略行为合同》签署仪式上,佐科表示,尽管“印尼制造”涵盖的商品数量日益增多,本国工业实现就业规模亦日益扩大,“但我发现不少部委、国有企业仍偏向采购进口货和进口服务,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又想,我决定将亲自监督那些爱用‘进口货’的官员”。
佐科进一步指出,包括南苏门答腊省的油气管道网、东印尼各大岛屿的发电设施等国家重大基建项目,尤其需要为进口商品和服务设置一定门槛,同时建设单位应尽可能在国内寻找替代品,“不仅如此,这些项目还应寻找更多本地施工单位、雇佣更多本地劳动力,这样才能全面发挥国家重大项目改善民生的作用”。
佐科对印尼工业的忧心忡忡不是没有缘由。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印尼政府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不俗成绩,工业逐步振兴并最终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尼工业受到重大冲击。根据印尼工业部统计数据,2015年第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未达到此前6.8%的预期,实际只有5%,较第三季度下降0.2%,较上年同期下降1%。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达尔敏表示,“不得不承认的是,印尼工业至今未能恢复元气,印尼经济增速反弹亦受到明显制约”。
为实现“印尼制造”的二次振兴,佐科上台后积极推行“出口导向”工业发展模式,要求印尼驻全球的外交官全力推行“经济外交”以促进出口。印尼工业部长萨利赫亦认为,工业可吸纳大量就业和资本、可促进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积累和升级、可推动国家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高,“只有本国工业上去了,印尼经济增长的引擎才能真正恢复”。他特别指出,“2015年第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产值增加了15%,增速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这主要归功于国内中小企业对物美价廉的‘国货’的需求猛增”。
因此,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印尼政府连续十次推出“刺激经济政策组合”,其中振兴本国工业的举措更是重中之重。达尔敏指出,“增加投资便利化设施和服务、建设特别经济区、发展物流网、降低工业用能价格、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措施,均是在为工业加快发展铺平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印尼国营企业部今年1月中旬向佐科提交的《2015—2019年国营企业发展路线图》中,将可持续能源、海洋经济、基建和住房、采矿、制造、战略国防、重工业和造船等工业领域作为印尼国企未来发展的优先方向,积极通过国有经济在工业领域做大、做强来提升“印尼制造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