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印尼研究 >> 中国-印尼关系发展动态 >> 正文

2017年世界孔教(儒教)大会圆满落幕 促进世界和平需要弘扬孔教“忠恕之..

作者: [时间]:2017-10-19 [来源]:印尼《商报》 [浏览次数]:

据印尼《商报》10月19日报道:10月17-18日,由印尼孔教总会主办,香港孔教学院、针记基金会(Djarum Foundation)、Wasser协办的第二届“2017年世界孔教(儒教)大会”,在雅加达Hariston酒店圆满落幕。

此次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世界孔教大会”最终顺利通过了9点共识,即:(一)我们一致认为,只要坚持孔子“中和之道”,就能实现世界的和平。(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世界和平人人有责,世界和平的理想始于家庭,进而影响社会和国家。(三)“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和“人人各尽其责”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修养;人类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学会分享与欣赏。(四)在公平、正义主流价值的前提下,以孔子“仁者爱人”的精神,关怀弱势群体的权益。既“尚贤使能”,又要“嘉善而矜不能”,对先进者予以奖励,对后进者予以关心与提携。(五)各宗教之间应当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相处。孔教(儒教)可以成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六)坚持“有教无类”普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使人人成为具备“智、仁、勇”三达德的君子。(七)实现孔子的理想,行动比辩论更重要。(八)我们遵循“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原则,致力于消除种族、文化、宗教、社会之间的隔阂。(九)我们深信,只要坚守孔子“中和之道”,世界和平一定会实现。

世界孔教总会会长汤恩佳博士在闭幕式上表示,为促进世界和平,需要弘扬孔教的忠恕之道。当前世界上发生的文化、民族、宗教的隔阂和冲突,究其原因,正是“强人从己”、“强人所难”,严重违反孔教儒家的“忠恕之道”。他说,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才能尊重他人,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如果人人都能实行忠恕之道,那么社会道德水准就会大大提高,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摩擦,社会也会形成一种和睦、祥和、安康、快乐的和谐气氛,冲突、暴力、战争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

汤恩佳博士补充说,孔教儒学是救世良方,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孔教儒学,孔教儒学是人类最完备的道德思想体系,要提高人类道德就需要大力弘扬孔教儒学,孔教儒学还是安身立命之道,要实现人类的幸福与安宁,就需要大力发展孔教儒学。

左起:马咏南、杨秀珍、王爱平教授、大会主席黄金泉、筹委会主席陈清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