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出版物 >> 正文

高校主题出版:《中国故事——东盟国家大学生们的中国印象》

作者: [时间]:2019-09-16 [来源]: [浏览次数]:

(该书已于2019年05月出版)

内容简介


2017年9月教育部国际合作和交流司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下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通知书,由此拉开了筹备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序幕。虽然我校举办过无数次各种类型的夏令营,但这样一个国家级的夏令营项目,在我校尚属首次,无先例可循;而且中心成立时间也不长,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活动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忐忑归忐忑,事情还得一步步地做。好在华中师范大学各相关部门和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在学校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中心依照“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扎实推进”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夏令营筹备、实施和总结工作。6月17—25日,“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活动进入实施阶段;7月中旬,对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的东盟国家大学生们进行了回访,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故事——东盟国家大学生们的中国印象》,作为此次夏令营活动的一个总结。

2018年“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共招收了来自东盟5个国家的38位营员。在了解了这些营员的学历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信息后,主办方对夏令营期间营员们的食宿和形成做了周到的安排。活动以“感知”两字贯穿始终:“感”即通过眼、耳、鼻、舌、身来认识一个立体的中国;“知”就是将对中国表象认识转化为他们心中的意识,从而使“中国”这一具象内化到人们的心中、脑中。夏令营活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这些东盟国家大学生们认识到,除了他们各自生活的国家之外,还存在一个历史悠久、人文别样的现代化国家——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淳朴友善,环境友好,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积极风貌与东盟国家的人民毫无二致;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希望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更多贡献的热情与东盟国家的人民毫无二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期待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愿望与东盟国家的人民毫无二致。但是也存在不同,即经过悠久文化历史的熏陶和社会伟大变革的洗礼,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追求幸福、实现发展和维护和平的道路。“中国道路”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的道路并不是冲突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关系,它们都是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为此,各国及其人民是可以“合作共事”的。这就是我们举办夏令营活动,表达给东盟国家大学生们的一个主题。这与中外人文交流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夏令营主办方安排了丰富的活动。

一、突出“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主题,达到了深入“感知中国”的目的

在夏令营筹备阶段,中心就确立了“触摸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高速发展,体验中国风土人情”主题,全方位凸显文化、经济和社会面貌,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延续与发展中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各项活动都触及到了营员们的心灵。除了学术讲座,我们更多地是想让营员们走进现实,接触一个真实的中国。当营员们在湖北博物馆聆听美妙的编钟演奏时,惊叹中国古乐器的精妙。来自印尼的营员说,这使他们想到了本国的佳美兰和昂格隆,因为这三种乐器虽然历史久远,但都在各国文化传承中继续发挥着价值;而且都需要参与者同心协力,才能凑出好听的乐曲。在参观黄鹤楼中,各营员与热心市民照相、交谈,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尤其对带着孙辈们的中国老人们的闲情逸致的生活印象深刻。在荆州古城墙上听三国故事,为诸葛亮的睿智所折服。在参观三峡大坝中,营员们不仅参观了雄伟的大坝,而且对大坝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感到惊叹。有很多营员也谈到他们国家的水电项目,其中有些还是中国公司承建的。

中国文化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所有方面,除了参观名胜古迹、现代工程之外,坐动车,走高速公路,吃各类清真食品,逛楚河汉街,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广博、兼收和包容。此次夏令营安排的活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让各营员了解了一个历史悠久、生活丰富多彩和极具包容性的人文中国,一个真实的、高速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健康中国,一个人民热情、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幸福中国。

二、“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营员具有基本中国文化底蕴

此次夏令营的层次高、影响广,只有基本了基本中国文化素养的营员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也就是,那些学过中文,能够听得懂、看得明白、想得清楚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感触中国”。所以,我们在招收夏令营营员时,提出的条件包括:综合表现优秀,热爱中国文化,具有良好中文水平(HSK3 级及以上)。夏令营活动伊始,具备以上条件的营员们就表现惊人。在6月18号的“吃粽子,话端午”活动中,东盟国家大学生们不仅很快学会了包粽子,而且印尼、越南的学生还介绍了各自国家的端午节习俗。在接受湖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越南学生阮氏春(NGUYỄN THỊ XUÂN)和印尼学生陈金花(VERA TRESIA TANUWIJAYA)用流利的汉语谈了第一次在中国过端午节的激动心情;在夏令营开幕式上,陈金花的发言也给《湖北日报》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夏令营新闻播出后,周围很多朋友感到惊讶,想不到外国学生能够说这么流利的汉语。由于营员们有汉语基础,夏令营安排的讲座和参观考察顺利,交流顺畅,达到了“心相通”的目的。

此次夏令营还成为某些营员留学中国前的热身活动。在营员中,有三位印尼学生已经拿到了中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韩致远(ASWANDI ALIMIN)被福建师范大学录取;韩丽美(SINTA DESTIANA PUTRI)被北京大学录取;MADELINE ADHIWANA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他/她们说此次夏令营给了他们第一次来中国的机会,他们也想趁此机会从各方面体验中国生活,为今年9月份正式来中国留学做准备。还有几位准备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营员,表示趁此次参加夏令营活动,多听听中国的留学政策,考察武汉的高校,为经后的选择做参考。

这些营员回国后,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还保持着良好的联系。特别是印尼营员,他们的中文都很好,经常在微信群里交流自己的学习现状,其中有两位同学令我印象深刻:她们回国后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汉语、传播汉语的信心,一位上传了自己正在教授印尼中学生学汉语的图片,另一位展示了自己辅导的印尼学生写的汉字,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三、“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活动安排紧凑,丰富多彩,营员们收获满满

活动之一,触摸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夏令营的人文交流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六场学术活动以中国文化为主线,历史连接未来,“点”、“面”结合,展现了一幅全面的中国文化图景。这些学术活动包括:

(1)6月18日端午节当天举办“学术沙龙:吃粽子话端午”。中外学生在包粽子,吃粽子和绿豆糕,共话端午节缘由,在互动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分享东南亚部分国家的端午节习俗。夏令营组织方还制作了精美的PPT,介绍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对此,湖北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中外学生通过端午节日寻找文化“对接点”,形成共同话语。借端午节活动,我们还为夏令营期间要过生日的两位印尼营员准备了生日蛋糕,共唱生日祝福歌。

(2)6月19日上午举办“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关系发展”讲座,邀请国际关系学者讲述了中国与东盟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展望了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发展前景。给营员们留下了“中国—东盟自古一家亲”的印象。

(3)6月19日下午的“中国的高等教育”讲座,在全面概括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介绍华中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营员们非常感兴趣,纷纷就中国的高等教育优势资源、师资力量、学生学习住宿条件等进行了提问,并详细咨询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招生情况。为了让营员们更深刻了解武汉高校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状况,中心不仅安排营员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等周边高校游览,还临时安排参观华中师范大学校史馆和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心,了解华师辉煌历史,体验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这里发生了两个小插曲值得一提:一是当亲身体验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中心的现代教学及管理技术之后,东盟营员们纷纷感叹,他们以前只是从书本上听说过这类技术,没有想到中国高校早已实现了它。二是由于我们的讲座都安排在“模拟联合国实验室”,条件一流。很多营员私下问我,我们的学生平时也是在这里上课吗?我回答是,我们院的大课都安排在这里上课,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也安排在这里进行。他们听后发出“啧啧”的赞叹之声。

(4)6月20日上午,经济学院的教授做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讲座,以事实和数据全面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对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中国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上升了,但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仍然要坚持下去。现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将中国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互联互通,必将成为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加速器。

(5)6月20日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老师,以座谈会的形式解读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介绍了近5年到华中师范大学留学的东南亚留学生的学习及回国后的发展情况。为了使营员们更详细地了解在华留学情况,我们还安排了一次“中外大学生交流会”,邀请已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的印尼、越南、泰国和老挝等国的留学生与营员们分享自己的在华学习心得。

(6)中华武术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它在东南亚国家十分盛行。金庸笔下的英雄豪杰成为很多东南亚国家青年人的偶像,中国的武侠剧在那里也有较大的市场。为满足营员们的“习武”愿望,6月24日上午,特请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八段和国家武术一级裁判郑勤为大家做了一场生动活泼的“中华武术”讲座,既过介绍中华武术的发展和流派,也带领大家演示一些基本动作,并培训大家进行“武龙”健身运动。“中华武术”讲座将营员们的热情推向了高潮。

以上讲座内容既体现了湖北武汉的区位特色,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与周边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共通”之处。

第二,参观考察活动充满中国人文元素。实地参观考察更具有直观性,在中外人文交流中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夏令营安排营员们参观考察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黄鹤楼、湖北博物馆、荆州古城和荆州博物馆等,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参观清真寺和归元寺等,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感受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厚底蕴;漫步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感受传统荆楚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是那么的和谐、安详。

第三,聆听营员们心中的“中国故事”。绝大部分营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对中国充满了疑惑。在来中国之前,很多营员在邮件中流露出了一些担忧——中国社会安全吗?在中国能吃到清真餐吗?等等。通过讲座和活动安排,营员们的疑虑被打消了,疑惑变成了惊喜。在“营员们谈中国印象”活动中,营员们最多的感叹就是,他们接触到中国与书本、媒体上介绍的不完全一样;现实的中国更加真实、充满活力和友善。在夏令营结束之际,“中国—东盟大学生联谊会暨闭营联欢”中,中国学生和各位营员以展示特色才艺的方式讲述着各国“故事”,达到心灵相通的目的。

活动之二,感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中国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夏令营营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正如他们所说,他们对中国的印象都是从书本上、媒体上得来的,并不全面;甚至有夏令营报名者的家长由于担心在中国的吃、住问题而放弃了这次机会(也有家长提出代替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对于这些情况,一方面,我们做了大量解释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就要通过这次夏令营,向营员们介绍一个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国。体现在:一是请经济领域的专家介绍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中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二是安排营员们乘坐动车、高速大巴到荆州、宜昌参观,亲身体验中国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三是参观长江三峡大坝,见证中国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努力和世纪工程的宏伟;四是安排营员骑共享单车、了解网购及使用支付宝等中国“新发明”。

营员们想独自了解中国的心情也十分迫切。在夏令营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营员们走出校园,徜徉在灯火辉明的街道上,流连于琳琅满目的卖场之中。通过他们上传到微信空间的所见所闻,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欣喜之情;夏令营活动结束两个多月以来,还有不少营员继续跟中国学生交流,表达了想来中国学习的愿望。

活动之三,体验中国风土人情,接触中国百姓生活。

在黄鹤楼,营员们与当地市民拉起了家常;在三峡文化和巴楚文化的交汇之地的三峡人家,营员们完全融入到中国人流之中,无丝毫的文化差异;他们也与小商小贩讲价,与陌生人互致问候。对于这些夏令营营员而言,中国—东盟国家文化相通,完全没有陌生感。

四、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夏令营营员们进行回访,评估夏令营成效

2018年8月初,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夏令营营员们进行了回访,目的是想了解他们对此次夏令营活动的感想和期待。统计已回收的调查问卷:

(1)对本次夏令营活动非常满意的占73.7%,满意的占26.3%。

(2)最满意的活动安排是“荆州—宜昌荆楚文化之旅”,占73.7%。

(3)最满意的地方依次是:去了很多美丽的地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感受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中华武术”讲座;中国学生志愿者和老师的关爱,等等。

(4)对中国印象最深的依次是:中国的信息技术(一支手机走天下);人多,交通发达;人民热情;快节奏等。

结果显示,基本达到了此次夏令营的目标:第一,向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文化中国、腾飞中国与和谐中国”;在东盟国家年轻人心中建立起了“亲和,开放,有活力”的中国形象,“友华”氛围浓厚。第二,通过文化的吸引力和便捷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激发了这些营员们到中国继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使者。第三,推动夏令营活动创新,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夯实社会民意基础,为构建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编织文化纽带。

“2018年东盟国家大学生领袖感知中国夏令营”活动虽已结束,但主办方与东盟国家营员们的心灵交流仍在延续,中心推动中国-东盟人文(教育)交流的脚步仍将继续。编辑出版《中国故事——东盟国家大学生们的中国印象》,既是作为夏令营的总结之作,也是想将夏令营参与者们的鲜活回忆保存下来,为的是在将来的某时某地,我们再次相会时,可以品味这份共同的记忆。

主要编者简介


宋秀琚(主编),男,1971年4月出生于湖北秭归县。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中心)常务副主任。1993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习;1997年师从黄正柏教授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业,方向为现代国际关系史;2003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原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师从程又中教授,主攻方向为国际合作理论;2009—2013年,主要从事“南太岛国及南太区域主义”研究;2012—2013年,美国杜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2013至今,专注于印尼及中-印尼关系研究。承担及参与各类课题多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彭诗琪(副主编),女,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研究所2017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